在中国的城市化进程中,拆迁事件屡见不鲜。每年都有大量的房屋被拆迁,给购房者带来了很大的困扰。那么,对于已经签订了买房协议的购房者,如果房屋因拆迁而无法入住,他们的权益能否得到保障呢?
根据《合同法》的相关规定,在签订买卖房屋的合同时,应当遵循诚实信用原则,认真履行合同。如果在合同成立的过程中曾经涉及到该房屋的拆迁问题,卖方必须要向购房者告知情况,并在协议中明确规定退款和赔偿的方式。一旦协议中确有约定,卖方必须要按照约定履行,否则将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如果在协议签订之后,房屋因为拆迁原因无法入住,购房者可以先与卖方沟通试图协商解决问题,如果卖方不能或者不愿意协商解决问题,购房者可以向有关部门申请仲裁或者提起诉讼,追究卖方的法律责任。如果协议中有关于拆迁条款的约定,购房者可以直接向卖方要求按约定履行,如退款或者赔偿。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协议中没有有关拆迁的约定或者约定模糊不清,就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来综合判断。如果房屋是属于不合法建筑或者因卖方隐瞒了拆迁事实导致购房者被迫无法入住,那么购房者可以向法院起诉要求卖方退款和赔偿。
综上所述,购房者买房签协议遇拆迁是可以得到保障的,但是需要协议中有约定,并且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综合判断。同时,购房者在签订合同时一定要仔细查看合同条款,切不可掉以轻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