挪用公款是指使用公共财产或公共资金,违反规定,将其用于其他目的,或者用于个人使用或者故意使公共财产或公共资金失效的行为。那么如何判定为挪用公款呢?
一、依据行为准则判断
挪用公款不仅是一种经济问题,同时也是一种道德问题,行为准则非常重要。人们在处理公款时,必须遵循合法、公开、公正、廉洁的原则,绝不能擅自使用或挪用公款,否则就是违反了行为准则。
二、依据行为动机判断
除了行为准则,被怀疑挪用公款的人的行为动机也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动机决定了行为的性质。如果是出于私利,擅自使用或挪用公款,那就是挪用公款行为。如果用于公共利益,则是正当使用。如果用于商业交易,则需要根据贸易性质进行判断。
三、依据行为后果判断
挪用公款的后果是公共财产或公共资金的损失,而这种损失是必须要承担的。如果一个人使用公共资金买了别墅,车子等用于私人生活中,那就是挪用公款行为。如果是用于公共建设,则不属于挪用公款。
综上所述,挪用公款是一种不道德且违法的行为,需要依据行为准则、行为动机以及行为后果来进行判断,只有当三个方面都存在时,才可以判定为挪用公款行为。同时,在处理公款时,我们还应该增强自律,加强监督,避免出现挪用公款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