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挪用公款是一种严重的职业道德失范行为,不仅可能导致企业经济损失,而且还会损害企业的声誉和信誉。因此,即使挪用公款的员工被开除,他们的处理方式也需要遵循法律规定和公司规章制度。
首先,如果员工挪用公款,企业可以根据公司规章制度对其进行纪律处分,包括暂停薪资、降级或解雇等。在此过程中,企业需要遵循依法公平公正的原则,对员工进行告知书、谈话录音等制度化程序,确保员工享有合法的辩解和申诉渠道。
其次,企业也可以采取一定的法律手段,追回被挪用的公款。例如,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要求员工承担经济赔偿责任。另外,也可以向公安机关报案,将员工的违法行为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最后,员工挪用公款是否能扣除工资取决于具体情况。如果员工挪用公款的数额比较大,严重损害了企业和合作伙伴的利益,企业可以采取降薪或停薪等措施,扣除部分工资,作为赔偿损失的一部分。但是,企业在采取此类措施时,也需要严格按照法律和公司规定,确保员工的基本薪酬权利不受侵害。
综上所述,企业在面对员工挪用公款时,需要根据企业的规章制度和法律规定,采取合法、公正、严厉的措施进行处理,维护企业的经济利益和声誉,也起到了警醒公司员工的作用,促进了企业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