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迁协议是指当地政府或企业与居民签订的,由政府或企业强制拆迁居民住房时,与居民达成的一种民事行为协议。拆迁是国家为了公共利益而进行的行政行为,涉及到的人数比较多,可能会出现一些瑕疵,导致拆迁协议无效。那么,究竟什么情况下拆迁协议是无效的呢?
首先,当居民签订拆迁协议时,如果双方在签订协议的过程中,存在欺诈、胁迫、恐吓等违法情况,导致居民在签订协议时受到威胁,达不到真实意愿的,那么这种拆迁协议是无效的。
其次,政府或企业在拆迁协议中,对于居民的补偿标准是否足够公平合理也是一个重要的认定因素。例如政府或企业并未按照国家规定的补偿标准进行补偿,随意折价,私自没有公示,给居民造成财产损失等行为,那么这种拆迁协议也是无效的。
最后,如果政府或企业未取得合法手续,违法进行强制拆迁,没有通过合法的拆迁程序取得居民的同意和赔偿,那么这种拆迁协议也是无效的。
总之,拆迁协议是一种具有强制性的协议,政府或企业在进行拆迁时需要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如果拆迁协议存在欺诈、胁迫、恐吓、违法手续等情况,都会导致拆迁协议的无效。对于居民而言,签订拆迁协议需要认真审核,理性对待,不能盲目盲从,避免自己的利益受到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