挪用公款是一种违法行为,无论是否签订合同都不可取。但是,如果没有签订合同,这种行为会更加严重,因为没有合同意味着没有明确的条款和责任义务,会对相关的审计和调查带来更大的难度。
如果发现挪用公款行为,首先需要追究相应人员的责任,在法律的界定下定性并予以惩罚。同时也需要加强制度建设,完善财务审计工作,防范类似问题发生。
在这个过程中,建议可以采取以下几个步骤:
一、展开调查
首先需要找到证据,清楚地了解挪用公款的主要事实和过程。这需要对财务和管理方面的记录和报表进行仔细的审计和检查,确保有具体的证据可以证明挪用公款的事实。
二、建立责任制
挪用公款是违法行为,责任方应当承担相应的惩罚和赔偿责任。因此,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责任制度,明确各个部门和人员的职责和义务,防止类似问题的再次发生。
三、完善合同管理
合同管理是防止挪用公款的重要方法之一。建议机构应该制定详细的合同管理制度,明确合同的签订、执行、变更和终止等方面的规定,确保合同的有效性和程序的合规性。
综上所述,挪用公款虽然没有签订合同也不是可以被放过的行为,应该完善相应的制度与流程,提高财务审计的效能,从而避免同样的问题的再次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