挪用公款是一种违法犯罪行为,也是违反公务员职责、侵占国有财产的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规定,挪用公款犯罪的处罚取决于犯罪情节的严重程度和挪用的金额大小。
根据刑法规定,挪用公款的数额在20万元以下的属于轻罪,可以处以拘役、罚金等惩罚。但是,挪用公款数额在80万元,已经属于较为严重的犯罪行为,因此往往会被认定为刑事犯罪。在这种情况下,犯罪嫌疑人可以被判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的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如果挪用公款达到500万元或更高,属于特别严重的犯罪行为,将被判处较重的刑罚,甚至可能被判处死刑。在犯罪嫌疑人自首或者积极赔偿的情况下,法庭也有可能宣布减轻刑期,但仍需受到法律的严格制裁,以维护社会的公正和安定。
总之,挪用公款不仅涉及法律的严厉制裁,而且也对犯罪嫌疑人的职业生涯和社会形象造成了直接影响。因此,将自己的行为纳入法治的轨道,正确处理自己的职务和岗位,是每个公务员必须遵循和落实的基本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