挪用公款是一种违法犯罪行为,对于这类行为,通常会根据挪用的金额数做出相应的法律打击和惩罚。在国内,挪用公款多少金额可以立案的相关规定主要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等法律文件进行规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七十三条规定,挪用公款罪的定罪标准,按照挪用金额多寡的程度来判定。其中,挪用公款数额较大的,一般是指挪用公款达到或超过200万元的,将被认定为挪用公款罪数额较大,这是被认定为挪用公款罪的最低金额门槛。
需要指出的是,即使挪用公款达到或超过200万元的情况下,也要考虑到具体的案件情况和犯罪人的情节轻重等因素,才能判断是否适用相应的刑法规定。在实际操作中,如果被犯罪嫌疑人挪用公款数额较小,一般也会被立案,但是会根据金额数额的大小,是否有扰乱公共秩序和影响公众利益的情节,量刑程度有所不同。
另外,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对于挪用公款罪等故意犯罪行为,由于犯罪行为本身具有社会危害性,依法应当立案侦查。如果发现犯罪证据确凿,也应当依据相关程序进行起诉,以保持社会的公正和法制。
综上所述,挪用公款多少金额可以立案主要看具体的案件情况,但是如果挪用公款数额较大,刑法上规定的最低金额门槛是200万元。因此,建议各位公职人员要牢记自己的公职使命,树立廉洁自律的意识,严守法律底线,从而避免违法犯罪行为的发生。同时,公民们也应积极参与举报,对违法犯罪行为进行揭露和举报,维护社会和谐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