挪用公款是违法行为,是指以公款为个人目的的私人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规定,挪用公款罪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公款挪作私用或者非法转移、隐匿、挥霍或者以其他方式非法占有、使用公款,数额较大或者对国家、集体或者他人利益造成严重损害的,依照本法的规定追究其刑事责任。
那么,挪用公款多少金额会立案呢?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272条的规定,“数额特别巨大”或者“造成特别严重后果”的则认定数额较大。据最新的法律解释,数额特别巨大的界定为挪用1千万元以上的公款,这属于犯罪数额特别巨大致严重后果程度,是属于“两抢一盗”中最重的一类犯罪,罪行严重,在刑法中属于刑事犯罪。
如果挪用公款的金额达到1千万元及以上,则属于犯罪数额特别巨大,且对国家、集体或他人利益造成严重损害的,将会被追究刑事责任,判刑可能达到15年以上,并处罚金、索赔等措施,甚至有可能构成腐败犯罪。
在实践中,不同的地区和情境可能会有不同的处理方式,比如有的地方不同的金额界定更高,但上述规定是最为普遍适用的法律规定。所以,我们应当珍视公款,依法合规地使用公款,防止不必要的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