挪用公款是违法行为,损害了国家和群众的利益。如果发现挪用公款的违法行为,责任人必须承担法律责任,并退回挪用的公款。但是退还公款需要遵循一定的程序和规定。
首先,挪用公款应当及时向有关部门上报,由审计、监察等部门进行调查核实,确定挪用的具体数额和责任人。在调查核实期间,责任人应全面配合,提供必要的资料和说明,协助有关部门查清事实。
其次,对于挪用公款的责任人,有关部门应依据相关法律法规进行立案侦查,如果刑事责任人一旦认定,应该依法惩处。同时,对于挪用公款的行为,应当建立相应的制度和规定,加强内部监督和预防,防范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最后,责任人必须尽快退还挪用的公款。在具体退款方式上,可以依据具体情况来确定。例如,可以在责任人的个人账户中扣除挪用的公款,也可以采取分期偿还或其他方式。
总之,挪用公款的行为是对财政资源的无视和浪费,对于责任人必须严格惩处,并追究刑事责任。此外,退还公款也是非常重要的,体现了责任人的认错态度,减少了社会对公款使用的质疑和不信任,维护了社会正义和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