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离婚是人生中的一件大事,同时涉及到众多的法律问题和财产分配等问题,因此往往需要夫妻双方签订离婚协议来达成共识并维护双方的权益。然而,约定的离婚协议并不是所有都是有效的,有些协议是无效的,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侵犯法定的离婚程序
夫妻离婚必须遵守法定的离婚程序,否则离婚协议是无效的。例如,离婚协议中双方约定只要签字就可以离婚,不需要进行人民法院的诉讼程序,这种协议将会被视为无效的。因为在国家法律规定中,夫妻离婚必须按照诉讼程序进行,必须通过人民法院做出的判决或者裁定来生效。
二、侵犯法律规定的财产分配
夫妻离婚财产分配是一项关键的议题,往往会引起双方矛盾。夫妻双方在离婚协议中可以自行协商财产分配,但必须遵守国家法律规定,如果违反了法律规定,协议就是无效的。例如,夫妻在离婚协议中约定赠与子女的财产不能在离婚后的财产分配中计算,但是在国家法律规定中,赠与子女的财产也应当作为夫妻共同财产的一部分,因此这样的协议是不合法的。
三、损害未成年人或虚弱无助的一方的利益
夫妻离婚涉及到未成年子女的抚养权、赡养义务等问题,如果离婚协议损害了未成年人或虚弱无助的一方的权益,那么这样的协议是无效的。例如,在离婚协议中,夫妻约定离婚后孩子随母亲生活,但如果母亲无法保证子女的生活和教育,那么这样的协议就是无效的。
总而言之,夫妻离婚时约定的协议必须遵守国家法律规定,并且不能损害任何一方的合法权益。如果协议违反了法律规定,那么这样的协议就是无效的。因此,在签订离婚协议前,夫妻双方应该了解国家法律规定,避免签订无效的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