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协议是一种用来规定离婚双方之间各种财产分配、抚养子女、赡养老人等相关权益的协议。当房产作为一方的共同财产时,谁能获得房产所有权是离婚协议中需要协商的重点。
在我国司法实践中,离婚协议具有法律效力,只要离婚双方在协议签署中全部遵循自愿、公平原则,且协议未受违法利益的保护,那么协议内容将得到法律认可。在这种情况下,离婚协议对房产的归属是有效的。
但需要注意,当离婚双方出现争议时,要求对离婚协议进行变更或者撤销时,需要双方到法院进行诉讼。法院将会对离婚协议的整体内容进行审查,如果发现离婚协议中存在违法条款或者影响到子女的生活质量、学业、身心健康等的约定,法院则可能会推翻离婚协议的相关内容,重新进行分配。
同时,即使离婚协议的房产归属得以最终确认,房产所有权的变更手续仍需要经过房产的登记、过户等程序。因此,在签署离婚协议之前,双方应该对房产权属的问题进行充分的协商,确认所有权转移所需的法律手续是否已经完成,避免因为程序上的瑕疵而造成麻烦。
总之,离婚协议的房产归属有效性是可以得到法律承认的,但需要注意合法性和程序上的问题。离婚双方在签署协议前,应该进行充分的协商和谈判,并将离婚协议进行公证和备案,以确保协议的合法性和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