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宅基地是指国家在农村地区划定的用于居住建筑的土地,宅基地的使用权属于农户,但不属于所有权。宅基地是农村居民进行生产生活的重要基础,也是中国农村社会稳定的重要保障。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宅基地条例》规定,宅基地是土地所有权不属于集体经济组织、农村集体所有的永久基本农田和保护范围内的林地、草地以及村民自愿集体贡献的其他土地。 根据宅基地的定义来看,宅基地本身的使用权是归属于农户的,但不属于所有权,因此,宅基地是不能买卖的,农户只有使用权,而没有占有权和处分权,也就是说,农户只有宅基地的使用权,不能卖给其他人,因此权利法定不能在法定设定的宅基地上设立房屋出租或者出售。
然而,在实际操作中,由于一些地方政府缺乏监管,存在宅基地买卖的情况。这种买卖行为不仅有违法之嫌,也会严重损害农村的经济和社会稳定。
总之,农村宅基地是不能买卖的。如果发现买卖行为,应该向有关部门进行举报。政府应严格执行法律法规,完善制度机制保护农村宅基地的使用权,加强宅基地管理和监管,促进宅基地合理利用,落实“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