挪用公款是一种严重的违法行为,目前也是社会上极为关注的问题。公款挪用是指将公共财产用于个人目的,也就是将属于公众的钱物用于个人的使用或者买卖等行为。为了确定这种行为是否属于挪用公款,需要参考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
1.经济来源是否有问题
挪用公款首先要明确的是经济来源是否合法,如果经济来源是来自于个人的合法收入,那么不论怎样使用都是合法的。但是如果经济来源不合法,比如钱款来源于公共单位或其他非法来源,那么个人挪用就属于违法行为。
2.挪用公款的用途是否合法
挪用公款还需要看挪用的钱物用途是否合法,如果是购买办公用品或其他用途为公共单位以及群众服务的,那就不叫挪用公款,而是履行工作职责。但是如果用于购买私人物品或者其他不该花费公款的用途,那么就属于挪用公款。
3.公款挪用的方式是否合法
挪用公款不仅仅是指将钱物直接转移到个人账户,还可以通过其他方式,比如虚报报销、伪造证据、开假发票等方式,都属于挪用公款。这些行为也应当被认定为违法行为。
以上几个方面的因素,可以帮助我们确定挪用公款的行为是否属于违法行为。因此,在行为选择上,我们一定要注意,不要侵犯他人的财产权和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如果确实有需求,应当遵循合法的渠道来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