抚养权是指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对未成年子女行使监护和照顾的权利和义务。在民法典中,对于抚养权的判定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监护人的确定
民法典明确规定,父母或其他监护人才具有抚养权。如果孩子的父母离婚或其中一方已故,那么需要确定抚养权归属于哪位监护人。
在父母离婚的情况下,如果双方要求抚养,则法庭会根据孩子的年龄、性别、健康状态、心理状态、家庭背景等因素综合考虑,判定哪一方有更适合孩子成长的条件和能力,从而确定孩子的监护人。
二、监护权的行使
在确定监护人后,民法典对监护权的行使做出了明确规定。
首先,监护人有权决定未成年子女的生活、学习、医疗等问题,并负有相应的义务。其次,监护人必须保护未成年子女的身心健康和人格尊严,并不能通过虐待、限制其自由等手段侵害其合法权益。此外,监护人还必须尊重未成年子女的意愿和个性,不得以自己的意志代替孩子的意愿。
三、抚养费的支付
除了行使监护权外,监护人还需支付抚养费用,以保障未成年子女的生活和成长。
民法典规定,未成年子女抚养费的支付应当根据监护人的经济能力和未成年子女的实际需要进行合理计算,其中包括孩子的食宿、学习、医疗、娱乐等方面的开支。如果监护人不履行支付抚养费的义务,法院有权采取必要的法律措施来保障孩子的合法权益。
总之,民法典中对于抚养权的判定主要涉及监护人的确定、监护权的行使和抚养费的支付等方面,目的是保障未成年子女的健康成长和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