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协议是离婚双方签署的一种协议书,用来解决离婚后婚姻财产分割、子女抚养、探视等问题。房产分割是离婚协议中常见的一项内容,可以有效地解决离婚双方在共同拥有的房产上的纠纷问题。但是,离婚协议中房产分割的有效性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区别。
一般来说,离婚协议中的财产分割,需要符合法律法规及相关司法解释的规定,才能够具有法律效力。另外,在签署离婚协议时,双方应当在公证机关进行公证,以保证协议的法律效力。
对于共同拥有的房产,离婚协议需要涉及到的内容包括房产评估、共同负担的债务、各自分得的份额、房产转移及注销等等。如果离婚协议中各项内容符合法律规定,同时经过公证机关公证,那么就可以认为是有效的。
但是,如果离婚协议中的房产分割涉及到未成年子女的抚养权或财产分配问题,那么仅有离婚协议可能会不够充分,需要相关法院进行判决。此外,如果其中一方不遵守协议,也需要通过法院诉讼进行维权。
总而言之,在签署离婚协议时,需要双方慎重考虑每一项内容,保证协议的合法性和有效性。对于共同拥有的房产,需要综合考虑资产评估、债务承担、双方分配等问题,以确保分割的公正性和法律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