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迁安置房买卖是一个敏感话题,因为它涉及到政府、房主以及购房者的利益。一方面,政府需要拆迁并提供安置房来满足城市发展需要;另一方面,房主需要通过拆迁补偿来解决自己的经济问题;还有购房者可能会通过购买拆迁安置房来获得优惠价格。
在实际操作中,拆迁安置房买卖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立法不健全。现行的法律还没有明确规定拆迁安置房能否自由买卖。有些地方规定禁止买卖,有些地方则允许,这给拆迁安置房买卖带来了很大不确定性,也容易引发买卖纠纷。
2. 价格不公。由于政府划拨的拆迁安置房价格很低,因此有些房主将房屋转手给第三方时,存在利益输送的现象。购房者可能会以远低于市场价的价格得到拆迁安置房,而房主则会从中获取高额利润,存在价格不公的情况。
3. 投机炒房。有些投机者通过大量囤积拆迁安置房,制造人为短缺,进而推高价格,这种投机炒作行为不仅令购房者受到影响,也影响着拆迁补偿安置的正常进行。
总的来说,拆迁安置房作为一种社会保障措施,应该主要服务于拆迁居民的安置需求。如果买卖行为得不到有效监管,就可能导致资源浪费、市场混乱等问题。因此,对于拆迁安置房的买卖需要建立清晰明确的法律制度,同时要加强市场监管,确保拆迁安置房的真正意义得以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