挪用公款的行为应该被视作违法犯罪行为,根据我国法律规定,这种行为应该被严格打击,对其进行严惩。而如何判断挪用行为数额是否巨大?下面就来介绍一下方法。
一般情况下,依据法律的规定,挪用公款数额如果超过国家规定的一定数额,就可以被视为数额巨大,从而按照刑法的规定,对犯罪行为进行定罪处罚。
我国《刑法》规定:挪用公款数额在10万元以上的,应当以贪污罪追究刑事责任。而如果数额超过100万元以上的,则可以被视为数额特别巨大,在判决时判处较长的刑期。因此,从法律上来讲,挪用公款的数额能否被认定为数额巨大,主要是取决于具体的数额大小。
但实际上,除了数额大小外,还有一些其他因素需要考虑,如犯罪手段、影响范围、社会影响等。如果挪用公款的行为影响广泛、造成了严重的社会影响,即使数额不是特别大,也应该被认为是数额巨大的挪用公款行为。
对于挪用公款行为,无论是否数额巨大,都是严重的违法犯罪行为,应当受到法律的惩处。希望广大公务员和财务人员要严格依照规定使用公款,不得擅自挪用公款,确保公款安全使用,并为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积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