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法挪用公款是指国家机关、单位或者个人在处理财务、经济业务过程中,以不正当手段获取或挪用公款或者私人资金,或者冒名顶替、冒领骗取公款或者借用、拆借等行为,严重危害了国家及公众的利益,是一种违法犯罪行为。
非法挪用公款的判定主要有以下几个要点:
1.是否属于公款: 公款是指国家机关、集体组织及其职工依照国家法律、法规或者规章制度管理、使用、保管的资金,包括国家预算财政拨款、政府性基金等,而私人资金则由个人所拥有和支配。
2.是否存在违法犯罪行为: 只有在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前提下才能构成非法挪用公款。例如,借款、赊欠在法律上是被允许的,只有在超出法律规定限度,并且没有经过合法的程序才构成非法挪用公款。
3.是否达到刑事责任的标准: 如果挪用的额度达到法律规定的标准,就会构成刑事犯罪,根据刑法规定对犯罪者进行判决。
4.是否影响公共利益: 对于挪用公款的情况,如果没有影响社会公共的利益,可能会被视为违规处理,而不归为犯罪行为。
对于非法挪用公款这种犯罪行为,其判定标准是非常严格的。只有在明确的违法事实和证据的基础上,才能确定其是否涉及犯罪行为,并依据法律的规定对犯罪者作出相应的处理。因此,我们应该在日常生活中遵守法律法规,慎重处理财务经济业务,不要做出违反公共利益的行为,规避违法犯罪行为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