挪用公款罪是指职务上的人员以非法占有为目的,滥用职权、侵吞、挪用、私分、私吞公款的行为。挪用公款罪已经成为我国刑法中一项最为严重的经济犯罪,其刑罚标准相对较高,具体多少钱够刑将根据法律规定进行判断。
根据中国刑法的规定,挪用公款罪根据挪用的数额不同,分为三个等级:
一、涉及数额较大的挪用公款罪:挪用公款一千万元以上或五千万元以下,并且情节特别严重的,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没收财产;情节较轻的,判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没收财产。
二、涉及数额较大的挪用公款罪:挪用公款五百万元以上但不满一千万元的,判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情节较轻的,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或者没收部分财产。
三、涉及数额较小的挪用公款罪:挪用公款数额较小的情况下,判处拘役或者管制,情节较轻的可以免予刑事处罚。
以上刑罚标准将其归为等级,是根据挪用的数额决定的,因此如果涉及更多的资金,那么获取的刑罚也将越严重。而且,即使数额较小,根据具体情节,如挪用公款数额小但次数多、持续时间长等,也将被认定为情节较重并适用较严厉的法律判决。
总之,挪用公款罪会毁掉职业生涯、家庭、声誉和未来的前途。对于挪用公款的人员,应时刻保持警惕,严格遵守法律、职业操守和道德准则,恪守职业底线,以免坠入不可自拔的境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