挪用公款是一种违法行为,它违反了国家有关公共财务管理的法律法规,对于挪用公款的行为,应该受到惩罚。在我国,对于挪用公款的行为,除了依照刑法追究法律责任外,还有一种行政处罚方式,即罚款。
罚款是一种比较常见的行政处罚方式,在行政管理中有较广泛的应用。对于挪用公款的行为,如果被查实,就应该根据具体情况予以罚款。罚款的金额应该根据挪用的公款数额大小和情节严重程度来确定,一般来说,罚款的金额应该不低于挪用的公款数额的一倍,同时还应考虑情节严重程度,对恶性挪用要加倍处罚。
进行罚款行政处罚,不仅可以对挪用公款者起到一定的震慑作用,也可以对国家的财政收入做出一定贡献。此外,对于挪用公款者,除了罚款外,还应采取其他措施,比如通报批评、撤销职务、追回挪用的款项等,以便起到更好的惩罚效果。
总之,挪用公款是一种违法行为,必须受到惩罚。罚款是一种行之有效的行政处罚方式,对于挪用公款的行为应该予以罚款,并根据情节严重程度予以适度加倍惩罚,以起到一定的震慑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