挪用公款是一种违法行为,会受到法律的追究和惩罚。在我国,挪用公款被认定为贪污犯罪的一种,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挪用公款数额较大或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可以看出,挪用公款的情节轻重和挪用的金额是判决刑期的主要依据。如果挪用金额较小,或者情节比较轻微,可能会处以罚款的形式,但对于挪用金额较大或情节严重的行为,罚款可能远远无法弥补社会造成的损失。
因此,挪用公款不仅会被罚款,还可能被追究刑事责任,严重的还可能引起社会公愤,影响自己的人格和社会形象。建议每个人深刻认识到保护公款的重要性,做到“三重一大”原则:重合理经济拨付,重控制开支限额,重加强经费管理,大力加强财务监察。同时也提醒广大公民,要自觉抵制一切违反财经纪律的行为,共同维护公共财产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