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上挪用公款是违法的行为。公款是指政府、公共机构、事业单位等公共财政资金,这些资金都是纳税人的钱,受到相关法律的保护。企业上挪用公款,是指企业将本应用于经营活动的资金,改变了用途,用于非经营活动或个人私利,这不仅有违商业道德,也违反了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属于违法行为。
企业上挪用公款严重影响了企业形象和信誉,这将会严重影响企业的发展和经营。企业的信誉是企业长期发展的重要保障,上挪用公款不仅损害了纳税人的权益,更将导致投资者和客户的失望与失去信任。这将会进一步导致企业的品牌价值下降,客户流失,经营困难,甚至被市场淘汰。
另外,企业上挪用公款的行为还将面临法律责任。2019年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九)》规定:非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公款五千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的,以挪用公款罪定罪处罚;五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的,以挪用特定款物罪定罪处罚。对于企业而言,其挪用公款的行为不仅有可能触犯刑法,还面临被政府和纳税人的法律追责。
因此,企业应该切实履行社会责任,严格执行相关法规,规范企业内部经营活动,杜绝上挪用公款这种危害性极大的行为。同时,企业应该树立诚信经营的理念,加强内部管理,公开财务信息,树立良好形象与信誉,增强企业的竞争力和持续发展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