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法律中,未成年人的抚养权主要由监护人来行使,直到未成年人达到法定年龄。法定年龄是指未成年人达到18周岁,在此之前,抚养权主要由父母行使。因此,如果未成年人18岁以后不满意监护人的抚养安排,他们可以起诉监护人,以争取自己的抚养权。
在起诉方面,未成年人18岁以后享有与成年人相同的民事诉讼权利,可以直接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更改监护人抚养安排。法院将考虑未成年人的意愿以及最有益于未成年人的利益,在保护未成年人的前提下做出判决。
在某些情况下,未成年人可以在未达到法定年龄之前就取得抚养权。例如,如果父母的行为不当,给未成年人造成了伤害或危险,法院可以依据实际情况停止或变更监护人的职责,保护未成年人的利益。
总的来说,未成年人18岁后可以起诉监护人以重新确定自己的抚养权,但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起诉前,未成年人需要仔细考虑自己的现实情况以及法律后果,并积极寻求帮助和支持,以保护自己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