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房产是每个人都会面临的一件大事,特别是对于夫妻双方而言,买房更是需要考虑到如何规划夫妻间的共同财产问题。在这种情况下,离婚协议就成了一种解决方案,因为它能够规定夫妻之间的财产分配比例及所拥有的财产归属方向。但是,离婚协议在购房时是否需要公证?下文将一一为您解答。
首先,离婚协议有法律效力,但是其效力取决于其是否经过公证。公证是为了确保协议的真实性,公证处将在协议的签订当中对协议的双方进行身份核查并对协议内容的真实性进行验证,从而保证协议的合法与有效性。公证后的离婚协议才具有法律效力,这也为夫妻双方的财产分配问题提供了保障。
其次,在购房时使用离婚协议后,房产证上的共有人名单也需要进行变更。此时,如协议未经过公证,则变更过程将会非常复杂。因为变更房产证需要出具法院或公证机构公证后的离婚协议文件。如果未经过公证,则需要向法院提起诉讼或前往公证处进行接受证明等诸多步骤,可能会导致不必要的麻烦和浪费时间与资金。
最后,离婚协议经过公证后不仅有法律效力,而且可以得到证明文件。这个证明文件在购房时非常重要。买家在入住、装修或借款等情况下都需要提供房产证原件,并且在房产证上必须填写共有人顺序。如果有公证的离婚协议,则可以证明房产的法律归属,避免不必要的麻烦。
综上所述,买房时使用离婚协议,需要经过公证。离婚协议经过公证可以确保协议的真实性,保障双方的合法权益,并为变更房产证提供重要证明文件。因此,建议在购房时使用离婚协议时一定要注意公证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