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迁安置房和户口是有关系的。在我国,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任何人在居住的地方连续居住满6个月以上,就要进行户口登记。而拆迁安置房一般是由政府提供给因城市建设需要而被拆迁的居民的一种住房补偿形式,因此居民搬进拆迁安置房后也需要进行户口迁移。
户口迁移后,原有的户口会被注销,新的户口会被开立。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确保居民能够享受到与户口相关的各种公共服务和权益。例如教育、医疗、社保等福利,都与户口密切相关。所以,即便一些居民拥有了拆迁安置房,但如果不进行户口迁移,就无法享受这些福利。
此外,也有一些城市政府会对居民在拆迁安置房居住的时间做出限制。例如北京市,拆迁安置房实行五年过渡期。这意味着,如果居民在拆迁安置房居住超过五年,就需要重新租房或购房,并进行户口迁移。因此,拆迁安置房和户口的关系也意味着居民需要及时了解自己所在城市政府对拆迁安置房的政策规定,避免因超期居住而导致权益受损。
总的来说,拆迁安置房和户口是必须关联在一起的,这也是维护居民各项权益和政府公平调控房地产市场的必要手段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