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迁安置房的公摊面积是指在一栋建筑物里,除了各个户型的建筑面积之外,共同使用的部分,如楼道、电梯、储藏室、消防通道等。对于拆迁安置房的公摊面积,国家规定的最低限度是不得低于15%,也就是说,若一栋建筑的总建筑面积是1000平方米,那么公共部分的面积应不少于150平方米。
在拆迁安置房中,公摊面积可用之处很多。首先,公摊面积的合理分配可以让住户获得更加便捷的生活环境。比如,一间十多层的拆迁安置房,如果没有电梯,居民搬运货物和老年居民上下楼会很不便,这时如果充分考虑了公摊面积的利用,设置一台电梯,这样就能方便很多居民的生活。
其次,公摊面积的充分利用也可以避免拆迁安置房出现一些卫生问题。比如,如果没有公共储藏室,住户只能把物品堆放在走廊内,快速消防通道也会被占用,这样会造成楼道非常狭窄、卫生脏乱的情况。如果充分利用公摊面积,合理规划独立的储藏室,在公共区域上设置垃圾桶,并且减少物品的堆放,就可以避免这些问题的出现。
最后,需要注意的是,在拆迁安置房中,公摊面积的数量不能太多或太少,否则都会对住户和物业管理带来不便和压力。一般来说,平均每户的公摊面积要控制在10平方米左右比较合适。
总的来说,拆迁安置房的公摊面积对于住户的生活质量、物业的管理效率至关重要。针对不同的需求,需要合理利用公摊面积,为居民提供更好的服务,同时也能有效的降低管理成本、提高管理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