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宅基地是指行政村内的农户拥有的住宅用地。按照我国土地法的规定,宅基地是由农民集体所有的,不能变卖、转让、抵押和出租。但是,随着城乡规划的不断推进,宅基地使用权的流转也逐渐得到了政策的支持。
2019年8月,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强农村宅基地制度建设的意见》,明确提出农村宅基地可以租借、改善、扩建、交换、赠与等合法渠道进行流转。也就是说,宅基地的使用权可以流转,但是所有权仍归集体所有。
相比于农村宅基地的转让,流转的方式更受到政策的支持。因为流转是限定时间内的使用权变更,不会对农村宅基地的土地所有权造成影响。而转让则涉及宅基地的所有权转移,会对村组集体的土地所有权产生一定的损害。
如果想要流转农村宅基地的使用权,需要符合一些条件。比如符合当地土地管理部门规定的使用者、面积、行业等流转条件;需要按照规定办理流转手续;需要保证流转后的土地使用符合集体经济和当地发展规划等。
总之,虽然农村宅基地的所有权归属于集体,但是使用权的流转已经得到了政策的支持。如果想要流转宅基地,需要符合相关条件并按照规定办理手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