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挪用公款属于贪污罪的范畴。贪污罪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在职务上为他人谋取利益,索取、收受贿赂,非法占有国家、集体、公民的财物,数额较大或者情节较严重的行为。
具体来说,挪用公款数额多少才能构成犯罪,根据刑法的规定,金额应不少于5000元,但情节严重或者有其他特殊情况的除外。也就是说,挪用公款数额达到5000元以上就可以被认定为犯罪,那么惩罚的具体情况会如何呢?
在刑法中规定,数额较大的挪用公款罪,可以判处3年以上、不超过10年的有期徒刑,并可以并处罚金;数额巨大的挪用公款罪,可以判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同时,根据具体情况不同,也有可能会被判处缓刑或者免予刑事处罚。
综上,挪用公款是一种比较严重的犯罪行为,不仅会受到法律的处罚,还会受到舆论的谴责和社会的唾弃。同时,我们也应该进一步加强监管和防范措施,确保公款使用的透明化和规范化,防止挪用公款等这类不法行为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