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宅基地是农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是中国农村土地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不断扩张,宅基地作为一种稀缺的土地资源,不少人开始涌向农村购买宅基地。然而,以超出合理的价格炒卖宅基地是违法的,因为这种行为违反了宅基地的法定用途和土地承包法规。
首先,宅基地是农村集体土地承包经营权的一种形式,它的法定用途是供农村居民自建住房或者经营合法的农业、林业、畜牧业等生产经营活动。这意味着,宅基地不属于房地产,而是属于农业土地,其权属和使用权都受限制。如果将宅基地挂牌、估价、出售,与其法定用途不符,就会引起相关部门的查处和处罚。
其次,土地承包法规定,宅基地的承包期限不能少于30年。也就是说,宅基地的使用权仅限于承包期限,并不是永久所有权。如果在宅基地的承包期限内将其出售,须要经过村民委员会同意、签订宅基地承包合同,并办理土地使用权备案手续。如果没有经过这些程序就进行宅基地交易,就属于违法行为。
最后,炒卖宅基地还可能涉及到土地规划方面的问题。根据我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宅基地属于重要的农村基础设施,应当根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土地利用现状和村庄规划等文件,综合考虑,划定合理的宅基地范围和规模。如果超范围、超规模经营,就会对农村生态和社会稳定造成不良影响。
综上所述,炒卖农村宅基地是违法的行为,应当加强宣传和监督,保障农村土地资源的合法利用,维护社会公平和农民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