挪用公款是一种严重的犯罪行为,它会损害国家、单位或个人的利益,因此如果被定罪,罪行将会受到严厉的惩罚。在我国刑法中,挪用公款属于贪污罪的一种,属于经济犯罪,其定罪标准如下:
一是必须是被批准用于特定用途的公款,被挪用的公款必须是批准用于特定用途的,只有在这种情况下,挪用公款才是一种犯罪行为。
二是必须具备侵占性质。挪用公款的行为必须具有侵占性质,即犯罪嫌疑人占有了公款,意图持有该款项,并将其用于个人目的。
三是数额较大。在定罪过程中,数额也是一个重要的参考因素。如果数额较大,就需要认定为重大挪用公款,这样的定罪将会更加严厉。
对于挪用公款的罪犯,法律规定他们应该受到严厉的惩罚,包括入狱、罚款、剥夺政治权利等,严重的事件甚至会被判处死刑,以保护国家、单位和个人的利益。如果嫌疑人及时退回挪用的公款并认罪悔过,也可以在定罪时获得从轻处罚的机会,这也提醒着我们不要触犯法律,尽量远离贪污等犯罪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