挪用公款是一种损害国家利益和公共利益的行为,对此我国法律对挪用公款的行为作出了明确规定。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挪用公款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在履职期间,将应当归国家所有的公共财物挪用为个人所用,情节严重的,构成犯罪。那么,挪用公款10万以上判多久呢?
挪用公款10万以上构成贪污罪。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贪污罪是指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私分、挪用或者毁灭公共财物的行为。根据我国刑法第二百六十三条的规定,犯贪污罪的,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5年以上有期徒刑。
因此,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挪用公款10万以上的行为构成贪污罪,最低刑罚为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最高刑罚为5年以上有期徒刑。但是,具体的判决还需要考虑到案件的具体情况,比如挪用的金额大小、挪用的目的、挪用的时间长短等因素,所以具体的判决需要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综合判断。
总之,挪用公款10万以上是一种严重的犯罪行为,应当依照法律规定加以严惩。同时,我们每个人也应当加强自我约束,增强法律意识,不以挪用公款等不法方式获取钱财,维护国家利益和公共利益的同时也保护了自己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