挪用公款是指以开支、报账、财务拨付等名义,把本应用于规定用途的公共资金非法转移或占为己有的行为。挪用公款是一种比较严重的犯罪行为,不仅违背了法律规定,而且损害了纳税人的利益,影响了公正公正及政府形象。
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挪用公款数额较大的犯罪,公款数额达到了100万元以上,且达到了数额较大的标准。这样,违法嫌疑人就面临着被定罪处罚的风险。如果挪用公款公款数额超过100万元,且证明其挪用的故意明显,情节严重,可以判处有期徒刑五年以上,十年以下的刑罚,并处罚金;如果公款数额超过100万元,情节特别严重,可以判处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没收财产。
总之,如果涉及到挪用公款犯罪,尤其是公款数额巨大的情况下,违法嫌疑人将面临严重的法律处罚。因此,任何人都不应该犯罪挪用公款的行为,应该自觉遵守法律法规,守护公共财产,推进国家治理体系的现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