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农民在宅基地上建房是允许的,但需要遵守相关的政策法规和规定。通常情况下,农民所拥有的宅基地在面积以及楼房高度上都存在着一定的限制。
首先,宅基地的使用规定受到相应的行政法规的约束,通常情况下每家只能拥有一块宅基地,面积也有严格的限制。根据《宅基地条例》,城镇居民的宅基地面积不得超过宅基地所在村(居)委会或者街道办事处规定的面积标准的三倍;农村居民的宅基地面积不得超过宅基地所在行政村规定的面积标准的四倍。
其次,在建造楼房时也有相关的限制。特别是在农村地区,房屋的高度限制较为严格,一般都不允许建造多层。在《农村宅基地管理办法》规定中,对于农村宅基地的建房高度进行了限制,规定了不同建筑用途的最高建筑高度,通常情况下不得超过两层,且建筑高度不得超过12米。
在以上两个限制的基础上,具体是否可以建造多层,还需根据当地土地规划和建设规划进行判断。在土地利用方面,如该土地规划为“农村居民点地块”,则只能建造低层住宅;如果土地规划为“城镇居民居住区”,则可以建造多层住宅。
综上所述,农村宅基地的建房高度和层数都是受到一定限制的,如果想要建造多层住宅,需严格遵守政策法规和规定,确保安全稳定,符合土地规划和建设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