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迁安置房,是城市进行拆迁工作时为了给被拆迁户提供合法住房,进行建设的一种政策性居住房屋。一般来说,拆迁安置房属于政府产权,具备与商品房不同的特点。因此,对于拆迁安置房是否能够抵押贷款,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考虑。
首先,拆迁安置房的产权归属为政府产权,这就意味着其权利性质与商品房不同。对于房屋所有权的转让或者抵押,一般需要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其中包括《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等国家法律法规。一些地方的拆迁办公室,为了方便被拆迁户购房,会帮助被拆迁户申请产权证,但是房屋的产权仍然属于政府或者相关的拆迁安置方,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很难将拆迁安置房抵押给银行,作为贷款的担保物。
其次,拆迁安置房的市场流通性较差,其价值难以确定。不同于商品房,其不具备市场化的风险体系,无法通过市场价格来确定房屋的价值。此外,拆迁安置房的地理位置、房屋状况、物业服务等也可能影响其价值,导致其抵押贷款的可行性较差。
最后,拆迁安置房一般都是免费或者低价分配的,作为一种住房保障的形式存在。因此,如果将拆迁安置房用于抵押贷款,可能会影响到原有的保障政策的实现。同时,如果银行对拆迁安置房进行抵押贷款,也可能会存在较高的风险,进一步影响到银行的风险把控能力。
总之,从以上几个方面来看,拆迁安置房很难用于抵押贷款。而对于需要资金支持的被拆迁户,可以选择其它的资金支持方式,如政府提供的贷款或者帮助申请住房公积金贷款等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