宅基地是指农村居民自留地和集体建设用地上的住宅用地,是农村集体企事业单位和农村居民在宅基地上建造住房的土地权益。然而,在我国农村许多宅基地无证,没有经过规范的确权程序,这给农村发展带来了不小的阻碍。那么,针对无证宅基地,哪一年可以确权呢?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农村宅基地确权的时间要早于2010年11月1日。这是因为在2010年11月1日之前,我国的农村土地流转还没有放开,对土地使用权的转让和转让人的资格也较为严格。2010年以后,国家开始大力推进农村土地流转,为了让农民更好地享受土地流转带来的好处,保障他们的土地产权,就要求各地针对农村宅基地进行确权。
具体而言,各地在确权过程中,要依据《农村宅基地使用权确权登记管理办法》,先进行调查摸底,建立档案,确保每一块宅基地都有一个完整、准确的记录。然后,由村委会或乡镇政府发放《土地承包经营权证》、《农村宅基地使用权证》或《土地使用权证》,确保宅基地使用权的主体明确、界限明晰。在这个过程中,对于无证宅基地,要加强调查取证,挖掘证据,通过现场核实、村民调查等方式,让农民依法依规获得宅基地的使用权。
总的来说,确权无证宅基地是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重要一环,能够有效保障农民的土地权益,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因此,各地应认真开展确权工作,确保无证宅基地在2022年底前实现集体土地确权普及全面完成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