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协议是离婚双方自行达成的协议,主要包括离婚财产分割、子女抚养事项、财产赡养抚养协议等。在我国,实施离婚需要经过法院的审理程序,并需要经过30天的冷静期。那么,在冷静期内达成的离婚协议是否生效呢?
首先,需要明确的是,离婚协议与离婚判决并不同,离婚协议是离婚当事人自主达成的协议,而离婚判决是由法院根据法律规定及实际情况做出的裁决。冷静期是离婚程序中的环节之一,其主要目的是让离婚当事人在经过思考之后再做决定,防止因冲动而做出错误决定。
其次,根据我国《婚姻法》规定,离婚协议必须经过法院审核后才能生效。而在冷静期内达成的离婚协议,法院并未进行审核,因此其并不生效。
最后,需要注意的是,离婚协议在冷静期后达成并经过法院审核后,才能生效。如果离婚当事人在30天冷静期过后达成协议,应该在冷静期结束后及时向法院申请,提交协议并进行审核。而如果在冷静期内达成的协议存在瑕疵或不符合法律规定,法院也不会予以审核通过。
综上所述,离婚协议在冷静期内并不生效,需要在冷静期结束后适时申请法院审核才能生效,而且需要符合法律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