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迁中的口头协议往往针对双方的权益和需求作出了一些约定,例如赔偿方案、安置方式、工期等。这些约定是在拆迁谈判中达成的,但并没有被写成正式的合同文件。因此,很多人会质疑这些口头协议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首先,口头协议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起到约束作用。拆迁协商中各方都希望达成一个满意的协议,因此在谈判中达成的口头协议可以促使双方遵守承诺,减少事后的纠纷和矛盾。此外,当监管机构介入时,这些口头协议也经常被视为有效证据。
其次,即使口头协议没有法律保障,但它在实际操作中可以起到一定的作用。拆迁工程涉及的利益关系复杂,可能会牵扯到政府部门、开发商、拆迁户等多方利益。在这种情况下,一些口头协议往往是达成正式合同之前的阶段性协议,双方可以在执行过程中遵循和实施这些协议,以达到达成正式合同的效果。
但需要指出的是,口头协议存在缺乏证据和监管、容易被改变和解释等问题。这也就意味着,如果在协议履行过程中出现了纠纷,很难直接依靠口头协议来解决争议,因此我们仍需警惕口头协议的利弊。
总的来说,拆迁中的口头协议还是有一定作用的,在谈判阶段可以起到协调双方关系、缩小分歧的作用,在实际操作中也可以部分应用到拆迁工程中。但是,我们仍然需要警惕这些协议的弱点,避免出现不必要的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