挪用公款是一种严重的犯罪行为,为了保护国家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法律规定要对该行为进行追诉,而追诉时效则是法律规定的追究犯罪的最长时间期限。
根据中国刑法规定,挪用公款罪是属于贪污犯罪之一,其追诉时效按照不同情况进行计算。以挪用公款罪在中国大陆地区的追诉时效为例,以下是具体的计算规则:
1.从犯罪行为实施之日起计算,时效期限为10年。
2.如犯罪人在犯罪行为实施后曾经逃匿,时效期限暂停计算;如果逃匿行为持续不超过5年,则暂停期间不计算在时效期限内;如果逃匿行为超过5年,则暂停期间计算在时效期限内。
3.如有审判程序,从最后一次裁判生效之日起重新计算时效期限;如有向上诉机关上诉的,从上诉机关裁判书生效之日起重新计算时效期限。
4.根据刑事诉讼法,刑事诉讼时效期间内,人民检察院或者经过授权的机关可以对犯罪嫌疑人或者被告人实施的犯罪行为进行调查取证,并向人民法院提出起诉。
总之,挪用公款罪的追诉时效根据不同情况进行计算,其中最长时效期限为10年。但是需要注意的一点是,时效期限并不意味着犯罪不会被追究,只要追诉时效尚未届满,人民检察院或者经过授权的机关依然可以对犯罪嫌疑人或者被告人实施的行为进行调查取证并提起诉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