挪用公款是一种严重的违法行为,其实也是一种侵犯公共利益的行为。挪用公款的后果十分严重,一旦被查实,往往要承受不可估量的法律风险和名誉风险,这也是绝大多数人都不敢轻易行之的重要原因之一。
根据我国现行的《刑法》规定,在贪污、贿赂、挪用公款等罪名下,罪犯应承担相应的法律后果。对于挪用公款的罪名而言,罚款与监禁通常是其法律责任的主体。按照我国现行法律规定,在挪用公款罪的情况下,其主要的刑罚是罚款和有期徒刑。罚款通常是挪用公款罪主要的刑罚,而有期徒刑则是辅助性质的刑罚,通常用来惩罚那些情况十分恶劣的罪犯。
同时,根据我国现行的《行政处罚法》规定,挪用公款的单位应当依照其挪用的金额承担相应的罚款责任。具体而言,挪用公款如果不到5000元,罚款数额通常不超过挪用金额的5倍。如果挪用金额在5000元以上但不超过10万元,其罚款数额通常为挪用金额的5倍至10倍。如果挪用金额达到或超过10万元,罚款数额通常为挪用金额的10倍至20倍。
综上所述,挪用公款要还多少主要是根据其挪用的金额而定的。通常情况下,挪用公款罪犯需要承担相应的罚款责任,而单位也需要承担罚款责任,罚款数额都是根据挪用金额而定的。当然,在实际操作中也需要考虑到具体情况和法律判决的规定,以维护其法律效力和公正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