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协议是离婚程序中的一个重要步骤,它是离婚双方自愿达成的一份协议,约定了双方在离婚后的财产分割、子女抚养等各方面问题。但是,如果双方在协议中达成的条款违反了相关法规或者公共道德,那么这份离婚协议就会被认为是无效的。那么,离婚协议无效的情况下,应该如何约定呢?
首先,当离婚协议中出现的条款违反了法规或者公共道德时,离婚双方需参照法律规定重新协商。作为离婚协议中的一方,应该理性地看待问题,积极与对方协商,尽量达成公允、合理的协议。
其次,如果双方无法在协商中达成一致,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让法院依法判决财产分割、子女抚养等相关问题。此时,离婚双方需要提供相关证据,如个人财产证明、子女生活状况等证明,以便法院能够依法做出正确的判决。
最后,离婚协议无效也可能是因为双方未达成协议。如果这种情况发生,双方可以通过律师等法律渠道寻求解决方案。在这个过程中,律师能够为离婚双方提供专业的建议,辅助其达成协议,从而尽可能地减少由于离婚产生的负面影响。
总之,离婚协议无效的情况下,离婚双方应该理性地看待问题,尽可能达成公允、合理的协议。如果无法达成一致,可以通过法律渠道解决问题,从而最大程度地保护双方的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