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协议是夫妻离婚后达成的一种协议文件,内容主要涉及夫妻财产的分割、子女抚养、赡养等方面。在制定离婚协议时,双方当事人可以自由协商、达成一致。但是,有些协议约定可能会被视为无效的约定,那么这些无效约定具体包括哪些呢?
1.协议违反法律规定
离婚协议一般是在离婚后,对夫妻财产、子女抚养等方面进行协商达成的一份书面协议。但是,在制定协议时,不能违反法律规定,比如违反《民法典》、《婚姻法》等法律法规的规定,如夫妻财产协议约定违反法定继承的规定等,这样的协议是无效的。
2.协议过于片面
离婚协议应该是平等、公正、合理的,夫妻双方应该是自愿协商达成的。但是,如果协议过于片面,比如夫妻一方对另一方进行压迫、威胁或伤害等,所达成的离婚协议就是无效的。
3.协议违反公序良俗
离婚协议内容应该符合社会公序良俗,不能违反社会公德、违背社会关系良好原则。如果协议违反了公序良俗,比如夫妻协议约定离婚赔偿款过多,让一方倾家荡产等,这样的协议也是无效的。
总之,离婚协议应该是合法、公正、合理的。如果协议中包括了无效约定,这些约定就应当被无效。因此,在制定离婚协议时,夫妻双方应该要保护自己的权益,协商达成公正合理的协议,这样才能维护夫妻关系的和谐,保证家庭的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