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迁安置房是政府为了搬迁居民进行城市更新或改造,对原住房进行强制征收后,在指定地点免费给予居民的住房,也是一项政府兜底民生保障措施。一般来说,居住在拆迁范围内的居民可以选择搬迁到拆迁安置房中,或者选择获得拆迁补偿款。
在拆迁安置房交易的问题上,根据国家有关法律和规定,居民拿到拆迁安置房后的2年内不能转让,也不能进行与住房有关的房屋登记变更、贷款抵押等,即房屋的所有权、使用权等均属于国家。 这是为了防止“炒房”和“利益输送”现象,保障搬迁户最终的利益。
而对于拆迁安置房2年后是否能转让,有些城市对此做出了规定。例如,北京市对于拆迁安置房,在完成自住条件的前提下,个人可以在5年后进行转让,但是需要经过审核,而广州市则规定拆迁安置房在满足条件后3-5年可以转让。
总之,居民在拿到拆迁安置房后,要遵守国家和地方政策规定,不能轻易进行变更、转让等行为,否则可能会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在政策允许的情况下,进行房屋转让时,也要遵从城市规划要求,不能违法违规,才能保障自己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