挪用公款是以违反法律、法规或者规章制度为前提,即职务犯罪。挪用公款数额是指,被犯罪嫌疑人挪用的公共财产的金额。挪用公款数额是判决罪刑的一个重要因素。
关于挪用公款数额的认定,需要根据被告人所挪用的公款的具体数额来进行定罪处罚。在公安机关调查取证的过程中,会对挪用公款的金额进行有关的调查工作。调查结论作为证据提交给人民法院进行审判。如果判决挪用公款罪成立,那么就需要根据挪用公款的金额来进行定罪处罚。
首先,挪用公款数额的数值越大,其犯罪性和社会危害性就越强。因此,公安机关和人民法院会以被告人挪用的公款金额为基础来确定判决罪刑。其次,挪用公款数额的高低还与其被用于何种目的相关。如果挪用公款数额巨大、用途恶劣,那么犯罪人的判决罪刑也就会相应上升。最后,挪用公款数额还需要结合其在被挪用公款所属行业、单位、地域方面的技术水平、设备水平、财务管理水平等具体情况进行评估。因为在不同的领域、单位、地域中,挪用公款数额所带来的影响也是不同的。
总之,确定挪用公款数额需要综合考虑多方面的因素,包括犯罪人挪用的公款数额、用途、所属行业、单位、地域等方面的情况。只有充分考虑这些因素,才能真正地对犯罪人的罪行进行精准的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