挪用公款指的是在公职人员从事公务时,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将公款用于个人或私人利益,或者将公款用于非法活动。这是一种严重的违法行为,会给公共财产安全造成严重损害,影响公民的利益,同时也会严重破坏社会的经济秩序,从而严重危害国家的长远发展。
对于挪用公款的罪名,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这是一种刑事犯罪,应该由有关司法机关根据具体情况,依据相关法律和法规进行行政或刑事处理。具体罪名包括贪污罪、侵占罪、受贿罪等。如果挪用公款数额较大或情节较严重,可能会被判处刑事拘留、剥夺政治权利、有期徒刑等刑罚。
要遏制挪用公款的行为,需要建立健全相应的法律法规和制度,实行严格的监督和惩处机制。同时还需要提高公民的法律意识和责任意识,加强公共财产保护意识,才能有效保护公共财产,维护公共道德和社会秩序的正常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