宅基地是指农村居民在农村集体土地上分配的自有住房用地。宅基地的区分主要是分为两种,一种是农村宅基地,另一种是城市宅基地,两者的用途与限制是存在区别的。对于农村宅基地而言,可以建造的楼层数也存在相应的限制。
根据《国土资源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农村宅基地规划设计施工图管理规定>的通知》,农村宅基地的建筑高度不得超过三层且建筑面积不得超过180平米,不允许建设高档别墅和豪华式统建房屋。但是,在一些城镇化进程比较快的地区,如某些农村城镇化程度较高的地区和经济水平较高的乡村,有 具体 执行 地方 标准,可由地方政府规定宅基地建筑高度不得超过四层,还有可能会放宽限制,最大层数不能超过五层。
对于四层楼建筑的限制,主要考虑一些现实问题,如供水、排水、通风等问题。在城市中,每栋建筑物都有一个独立的给水管道和户内供水管道,但是,在农村中很多住宅都是水泵直接抽井水供水,这种供水方式不仅会对地下水资源造成一定的压力,而且也容易使其水质不安全。进一步,排水制度还需要规范和完善,以确保水体不受污染。
总之,四层楼的建筑在农村宅基地中建设是存在一定限制的,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具体规定。在保障住房必要性与资源环境保护之间寻求平衡点,既要适度扩大建设区域,满足农民的住房需要,又要避免对自然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达到 友好,和谐 ,可持续 发展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