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刑法中,挪用公款罪是指国家机关或者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挪用本单位的公款罪行。平账是指在财务上核对账目,一方欠另一方的账,因而相互减去的做法。平账是否构成挪用公款罪,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一般情况下,如果平账属于合法的调账操作,不违反工作职责或单位规定,只是为了协调账目并维护正常的资金流转,则不构成挪用公款罪。但是如果平账是以获得个人利益为目的,或者以欺诈、虚构事实的方式进行,则属于挪用公款罪。例如:一位工作人员虚报报销、贪污单位资金等,用个人账户还清应该还给公司的款项就构成了挪用公款罪。
因此,平账是否构成挪用公款罪,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需要考虑到平账的动机、意图、手段以及是否与单位的财务制度相符合等因素。对于企业和事业单位的管理者,应严格规范财务管理,及时发现和纠正财务问题,加强内部管理,控制财务风险,避免因平账不当而涉嫌挪用公款罪,从而损害企业信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