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迁安置协议是一种具有法律效力的合同协议,它一般是由拆迁部门和被拆迁人签署的,这份协议中应该详细记录了拆迁安置的各项内容,包括安置地址、面积、补偿标准、拆迁时间等信息。如果拆迁安置协议没有公证,那么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可能会存在一些法律和经济方面的风险。
拆迁安置协议没有公证的情况下,被拆迁人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自行公证:被拆迁人可以自行找公证处或公证律师进行公证,证明拆迁协议的合法性和真实性。
2.要求拆迁部门重新办理:被拆迁人可以要求拆迁部门重新办理公证手续,确保拆迁协议的真实性和合法性。
3.向法院起诉:如果被拆迁人认为拆迁协议存在违法情况,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取消拆迁协议。
不论采取哪种方式,被拆迁人都应该明确了解自己的合法权益和维权手段。同时,在签订拆迁安置协议前,被拆迁人也应该充分了解相关法律和政策,确保自己的权益得到合法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