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迁安置房是指央企、国企或政府对居民的占地或城市规划拆迁等原因,为了安抚被征收人员,特别设立的一种住房。
拆迁安置房是征收政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很多地方,被征收的居民可以选择拆迁安置房和货币补偿两种方式中的一种。拆迁安置房价值级别与货币补偿价值一致,政府承诺的补偿等价于市场价值。
在我国,拆迁安置房的产权不属于个人,而属于集体。拆迁安置房产权属于房地产,但安置房的购买过程不同于普通房屋的购买过程。一般情况下,购买拆迁安置房需要符合一定的条件,如本地城镇户籍、拥有社保等。此外,为了避免操控房价和市场风险,拆迁安置房也有着一系列严格的销售限制和管理机制,难以随意买卖。
尽管拆迁安置房的产权归集体所有,但在特定的情况下,拆迁安置房还是可以被转让的。比如,建筑面积大于50平方米,或建筑面积小于50平方米且正式获得拆迁补偿后满足一定条件,可以进行方便流转的现象。此外,拆迁安置房也可以作为赠与、继承、抵押等方式来变现。
总之,拆迁安置房虽然具有较高的保值性和可用性,但其产权难以转让,需满足特定条件进行。为了避免拆迁安置房乱象,确保被征收人员的合法权益,政府应加强监管,降低市民无法合法获得住房的风险和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