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时分割房产协议在法律上是有效的,但需要具备一定的法律条件。首先,离婚双方需达成协议,明确房产的产权归属及分配方案,并签署相关协议书。其次,该协议需经过公证,获得法律效力。公证是一种法律证明手续,经公证的协议具有法律上的推定效力,有助于确保协议的合法性和有效性。
值得注意的是,离婚双方需确认分割协议中涉及的财产权益合法、合理,若任一方在协议达成后认为自己的权益受到伤害,可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予以改正。双方达成协议后需依法履行协议,否则对方有权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己的权益。此外,离婚期间的公共财产或房屋贷款等共同属性财产的分割可能会受到各地法规的不同规定,离婚双方应根据实际情况具体操作。
总之,离婚时分割房产协议在一定条件下是有效的,但需要严格遵守法律程序,确保协议的合法性、合理性和有效性,避免因分配不合理而导致纠纷发生。同时需要注意,离婚涉及的财产分割有时需要考虑多种因素,若遇特殊情况,应咨询专业律师获得法律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