挪用公款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企事业单位负责人及其他国家干部,将公共财务中自己支配的公款挪用于个人或非法用途的行为。挪用公款违背了国家法律规定,行为严重,属于犯罪。
在我国法律中,挪用公款是被归类为贪污犯罪中的一种。贪污犯罪是指以国家工作人员身份,利用职务之便,从国家、集体或个人非法获取财产,情节严重的行为。从这个角度看,挪用公款就是利用职务之便,从公共财务中非法获取财产的行为,同样属于贪污犯罪的范畴。
贪污犯罪属于危害性较大的犯罪行为,一旦查实,将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根据我国刑法规定,贪污罪刑期最高可以达到死刑,最低处以三年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情节严重者,可以判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总之,挪用公款是一种非常严重的犯罪行为,既有法律责任,也有道德约束。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企事业单位负责人及其他国家干部应尊重法律,恪守职业操守,为人民利益服务,以实际行动推动国家建设进步。